从“缝速”不断升级谈起
添加时间:2012-06-08

随着被服、装具等缝制业对缝纫设备品质、效率、功能高新要求的与日俱增,其上游企业――缝纫机械制造业理所当然地对自己制造的产品在各项技术性能、参数和综合功能、档次等方面才有了一步高过一步的进步。其中,对“缝速”这个主要技术参数的不断升级尤为突出,一时间在行业内“缝速升级”便成了最为时髦的话题。
  
  
  
   在“缝速”逐步升级的攻关中,中国缝纫机制造业内的几代仁人志士已经为此付出了难以计算的辛劳与智慧。从19世纪50年代初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从建国初期仅能仿制缝速不大于1500r.p.m的JA、JB型纯机械式家用缝纫机,先后发展到能生产缝速为3000r.p.m的GC、GN型中速工业缝纫机、缝速为3500~4000r.p.m的亚高速工业缝纫机,缝速为4500、5000r.pm的高速工业缝纫机,如今生产的缝速为5500、6000、8000r.p.m的各类机电一体化的超高速工业缝纫机(国外已有缝速为10000r.p.m的超高速包缝机)。
  
  
  
   被装等缝制业真正适宜的“缝速”究竟多大?“缝速”是否越高越好?目前国内机械制造水平能够保证最多达到多大“缝速”?其“性价比”如何?这些都是摆在中国缝纫设备制造业各位同仁面前、需要迫切回答的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凡事均应有“度”、适合为好。那么“缝速”这个“度”究竞如何确定,才为“适合”、“适宜”呢?我认为这不仅与用户所使用的缝料材质、厚度,缝线材质、捻度、旋向、规格以及机针的大小和它的针刃截面有关,而且与所要求线缝的长短、弯曲度和是否倒向缝纫(如线缝端部加固)有关。因为在缝纫中,缝纫机刚性的各机械零部件之间及其与柔性的缝料、缝线间不仅有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更有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且在不同的“缝速”下会产生出数值不等的运动惯性、振动、噪声及种种缝纫故障(如断线、跳针、缝料潜移、起皱、偏行等)以及机构的运转故障(如零部件松动、卡死, 拉毛、变形乃至破损等)。
  
  
  
   上述在不同“缝速”下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尚未涉及高速运转情况下为保证缝纫机各运动付正常润滑,润滑油因溢、漏、渗对缝料的污染。而这种污染又实在是被服、装具加工业最让人头痛的大忌。我清楚地记得在1980年前后一次“全军被服、装具产品调包大检查”中,正是因为缝料污染和线头过长,让一些军需被装厂的厂长、政委挨批、调离。虽然事情最后终于调查清楚――皆因当时的国产工业缝纫机质量和功能不足而致。也就是在那以后全国各大军需被装厂(如北京3501、石家庄3502、南京3503、沈阳3504、长春3505、武汉3506、西安3507、成都3508、兰州3512、承德3540、丹江3541等)才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进国外高质量、多功能的各类工业缝纫机,打破了国产中速工业缝纫机独霸军内缝纫市场的局面,事情并不到此为止,该现象很快又引起了地方上各大被服厂的关注和效仿(如当时的北京大华制衣厂、北京衬衫厂、无锡光明服装厂等)。而与此同时,做为当时国内主要生产中速工业平缝机厂家的解放军3607厂以及上工、标准、华南也因此受到了程度不等的震动(在这以后为时不久的时间内,国内各家工业缝纫机制造厂相继推出的各类高速工业缝纫机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二十多年已经过去后的今天,中国工业缝纫机制造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加入WTO后的近些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缝纫机制造的中心,其产品品种、性能、档次、产量均有突飞猛进地发展,这一点仅从历届CISMA会展的态势就不难看出。
  
   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缝纫机生产大国的中国,如何尽快变强?我以为唯有质量和品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有明显提高才是正途,因为任何有效的营销和品牌策划均需要靠产品的實力说话。在这方面,做为后起之秀的一大批民营工业缝纫机制造厂家已经做出了快人一步的贡献,如飞跃、杰克、宝石、中捷等。
  
  
  
   有一定积累和经验的机电制造行业的人士都知道:即是电控非常先进、普及的今天,即便是再高级的机电产品,其执行机构仍然是不同的形式机械零部件组成的各种各样运动付,或者以面接触、或者以线、点接触而构成千奇百状、结构紧凑、动作协调、功能齐全的复杂组合体。试想,倘若没有这些最终“打扫战场”的机械化主机,即是再先进的控制系统又有何用?
  
   试验证明:当机械运动付中相对运动线速度达到10米/秒的时候,在没有采取容许干磨擦措施的工况中,会使相互运动的构件材料表面迅速升温—焦化—咬死。此一现象缝纫机械亦不例外(以缝速为5000r.p.m的高速平缝机为例,其旋梭导轨付的相对线速度大约在15米/秒)。因此,对于中、低速缝纫机通常采用定时手工加油或涂抹润滑油脂的方法,而对于高速缝纫机则采用不同形式的油泵强制供油,一般来讲“缝速”越高,泵油压力应当越大。然而强制供油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润滑油溢、漏、渗,并且因此会造成对缝料的不该污染。
  
   人类在缺陷和挫折中,有一种“逆用出新”的悟性,国内外众多缝纫机制造厂家近年来不断推出的微油、“无油”缝纫机,正是针对润滑油溢、漏、渗对缝料造成污染缺陷的“逆用出新”创举。CISMA2004会展期间笔者曾见识了如下型号的微油或“无油”缝纫机:
  
   普发夫1053、1181, 南奇885, 重机DDL-5700N、DDL-9000, 兄弟DB2-DD7200A以及上工GC9000, 杰克JK8990D-Y, 中捷ZJ9000高速平缝机以及重机6900, 杰克JK798W高速包缝机。 据笔者初步分析,上述微油或“无油”高速缝纫机多采用如下措施:
  
   A、用高精度含油密封滚动轴承替代常规条件下开放型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B、在机腔内部不仅设置微量供油装置,而且还设有充分的回油系统; C、对高速运动付的构件精工细做, 不仅保证其几何精度、装配精度,而且采用多元共渗、低温氮化及其它高分子处理等新的表面处理工艺(如碳-氮-硼三元共渗、“舍舍夫”或“阿可”低温液体氮化和“特弗龙”处理),使承受高速磨檫的零部件表层能形成高硬度、抗咬合的均匀致密化合物;D、对盖板与机体、机体与油盘等静置结合面不仅保证较高的平面度,而且附以柔软又不易撕裂、压溃的复合材料的衬垫或密封环,以确保压紧装态下密封环、垫有足够、均匀的变形(如咸阳“海龙密封”近些年已陆续被一些缝纫机制造厂接受);E、对外露旋转付、滑动付构件则大多都做局部的结构变更,增加必要的密封环、槽乃至涂覆性能稳定的密封胶……此外,有关试图采用“磁悬浮”、“直线电机驱动”以及号称“免润滑更自油"igus工程塑轴承的种种设想也正在机械制造业内积极酝嚷之中。
  
  
  
   以上拙见肯定有不妥和不全面的地方,权做抛砖引玉之用。希望业内各位专家、同仁一起做诚挚地切磋、交流,首先从机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为突破口积极地推动我们中国缝纫机制造业的产品在品质、品种和档次上的快速升级,早一天使我们尴尬的缝纫机制造大国变成实实在的世界缝纫机制造强国,让“MADE IN CHINA”响徹在整个世界服装产业之中!
  
  
  
   文章到此已经结束,但我忽然记起了杰克控股集团外聘专家、日本友人中野先生在近期召开的“2004年中国缝纫机论坛”上的发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目前世界上所有服装厂,回转速度使用8000r.p.m已足够(指超高速包缝纫机)……10000r.p.m的已不再受欢迎.。” 特摘抄于此,供在为中国缝纫机“缝速升级”攻关中的业内同仁参考。